云南华图|会员注册|

面授课程 网校课程 学习平台 | 砖题库 图书教材 联系地址 | 微信 微博 QQ群 师资 在线客服咨询

当前位置:迪庆人事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试题资料 >

阅读模式

教育心理学备考材料之教育心理学问答(4)

2019-08-14 13:54 云南人事考试 来源:云南华图

【导读】教育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小编就总结归纳了一些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为大家的教师资格证老师尽一份力。


  61、简述记忆系统及其特点。(P97)

  答: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有一个相当大的容量。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长时记忆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62、简述遗忘的理论解释。(P100)

  答:(1)痕迹衰退说(桑代克)。(2)干扰说。(3)同化说(奥苏伯尔)。(4)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

  63、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答:(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

  64、简述如何进行合理的复习。

  答:(1)及时复习;(2)分散复习;(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65、简述技能及其特点。(P105)

  答: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技能的特点:(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3)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66、简述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区别。(P106)来源:考试大

  答:(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其特点有: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2)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生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是常见的心智技能。其特点有: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67、简述技能的作用。(P108)

  答:(1)技能可以控制动作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方式,从而可以使个体的活动表现出稳定性、灵活性,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情境。(2)技能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68、简述操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P109)

  答:(1)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2)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对智力技能提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三个阶段。

  69、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P111)

  答:(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70、简述有关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P113)

  答:(1)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他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二是物质与物质化阶段,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2)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他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对智力技能提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三个阶段。

  71、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P120)

  答:(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72、简述学习策略的四个特征。(P122)

  答:(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划和技能构成 。

  73、简述学习策略的分类。(P122)来源:www.examda.com

  答: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三个方面。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等。

  74、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P133)

  答: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

  75、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P133)

  答: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76、简述问题解决的概念及基本特征。(P137)

  答: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即问题的起始状态。二是要达到的目标,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1)目的性;(2)认知性;(3)序列性。

  77、简述问题解决的过程。(P139)

  答: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78、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P141)

  答:(1)问题的特征。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课堂中各种形式的提问、各种类型的课堂和课后练习、习题或作业等,都是学校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形式。不同的呈现问题的方式将影响个体对问题的理解。实际教学与研究发现,学生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时比较容易,解决具体而接近实际的问题时比较困难。解决不需要通过实际操作的"文字题"时比较容易,解决需要实际操作的"实际题"时比较困难。(2)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研究发现,优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经验显著地多于差生。可以说,拥有某一领域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3)定势与功能固着。当在某种情形下需要利用某一物体的潜在功能来解决问题时,功能固着可能起到阻碍的作用。除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79、简述如何进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P142)

  答:(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80、简述创造性及其基本特征。(P145)

  答: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编辑:pengzheng)

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云南华图教育
Smohan

云南华图

云华图教育官方微信:ynhtjy

立即关注
  • 20000+ 每日阅读
  • 95000+ 粉丝
  • 1000+ 每日转发
云南事业单位面试简章,面试课程
Smohan

华图公务员考试热点

云南华图官方微博http://weibo.com/ahhtexam

立即关注
  • 7300+ 粉丝
  • 500+ 博文
  • 70+ 每日转发